板式換熱器與套管換熱器區別
換熱器作為一種高效換熱設備,在生活中經常使用到,已應用于采暖、空調、食品、醫藥、電力、造紙、紡織、船舶、治金、化學等行業。小編分享下板式換熱器與套管換熱器的區別:
板式換熱器的結構特點如下:
一、板式換熱器傳熱效率高
板式換熱器能使兩種熱交換流體處于較低的流速下,增強擾動,激起湍流,從而強化傳熱,較之列管換熱器高2~4倍。
二、板式換熱器體積小、占地面積少
板式換熱器占地面積為同樣換熱能力的列管換熱器的30%左右。
三、板式換熱器組裝靈活
當生產上要求改變工藝條件和產量時,板式換熱器只要增減板片數量或改變板片組裝流程通道形式,即可滿足要求。
四、板式換熱器金屬消耗量低
板式換熱器主要由不銹鋼或鈦合金壓制的傳熱片、密封膠墊、夾緊螺栓和壓緊板整機框架等零部件組成。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每平方米消耗金屬為8kg左右,而同樣參數的螺旋板式換熱器則需要20kg左右,其他管殼式換熱器就更多了。
五、板式換熱器熱損失小
板式換熱器由于僅是板片周圍邊暴露在大氣中,所以熱損失僅1%左右,不需要采用保溫層。
六、板式換熱器拆卸、清洗、檢修方便
松開壓緊螺母即可進行清洗維護,更換膠墊或板片。對于容易結垢的介質,一方面由于板式換熱器中的介質有激烈的湍流,其湍流臨界雷諾數比一般列管式換熱器低10倍左右,因而不易結垢。
套管式換熱器是為中小型冷水(熱泵)機組設計制造的專用產品。廣泛應用于水環熱泵機組,水源冷水(熱泵)機組,空氣源冷水(熱泵)機組,地源冷水(熱泵)機組等制冷設備。
套管式換熱器結構全面優化整合,使結構更合理,性能更穩定。與套穿其內銅管管束一起彎制成層疊螺旋形狀的套管主體,并以鋼制的固定支架與套管式主體焊接鞏固成型,套管兩端各自導出制冷劑和冷卻水連接套路。
板殼式換熱器在啟動前注意事項
我們在購買板殼式換熱器之后,一般情況下需要對它進行一定的試機,那么這個試機主要是通過整個設備的運行來檢驗它是否一切都能運行正常,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些具體的操作步驟了,但是,在啟動機器前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1、我們在啟動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查看它的試驗合格標志,因為只有試驗合格的板殼式換熱器才可以投入正常的使用,另外,啟動之前還要進行冷卻器的內部排水,只有排水之后才可以啟動。
2、我們需要檢測板殼式換熱器的其他部件是不是已經安裝好,各個螺絲是不是已經擰結實,電源是不是已經連接好,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了它的使用。
3、我們的板殼式換熱器在剛剛啟動的時候需要注意各項指標的變化,直接了解它是否正常運轉。
板殼式換熱器在進行啟動前我們需要檢查設備是否符合國家要求的設計、運行標準,同時,我們還需要對它的內部排水問題以及零件的安裝問題做一個整體的細節檢查,所以希望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能夠多多注意一下。
防止板式熱交換器凍壞方案
冬季天氣寒冷,由于板式熱交換器管徑內介質屬于流體,所以要做好各方面的防寒措施,防止凍損。相關知識如下:
1、當板式熱交換器熱源停供時,應立即停開送風機。冬季送風機的發起應視熱源供應情況斷定,若蒸汽壓力或熱水溫度太低,不該發起送風機。操作時應先開加熱器,后發起送風機。
2、工程設計時,板式熱交換器的換熱面積不宜留太大的余量,格外對于冷熱兩用的換熱器,按夏天冷負荷選擇換熱面積后,應再按冬季熱負荷進行校核。若供熱面積遠小于供冷面積,應單設空氣加熱器。嚴寒區域不宜設置冷熱兩用的換熱器。
3、板式熱交換器及配管時,有必要根據換熱器的選型、設備和管道設備的有關規范進行。對于熱媒為蒸汽的換熱器還有必要留心精確選擇疏水點的方位(應選在設備汽室低點的下方,使蒸汽凝集水能自然地、順暢地流過疏水閥)。
4、需要一同設置空氣加熱器、空氣冷卻器的空調系統,設計設備時,空氣冷卻器宜放置在空氣加熱器今后。這么即使空氣冷卻器中有水未放出,在冬季工作時,也不會構成空氣冷卻器的凍裂損壞。
5、對于熱媒為蒸汽的換熱器,當疏水閥損壞或欠好用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疏水閥。若來不及處理時,可用疏水閥的旁通閥門進行臨時性疏水,避免凍壞換熱器。
6、在控制板式熱交換器換熱量的過程中,換熱器內熱媒的流速不宜控制得過小,避免構成流水結冰的現象。根據有關資料,加熱排管管徑為犇犖20時,水流速小于0.1m/s即為層流;加熱排管管徑為犇犖15時,水流速小于0.15m/s即為層流。當水為層流時很簡單結冰,因此,實際操作時,對于并聯設備的換熱器,應分臺控制換熱量,做到根據室外氣溫改動添加或削減加熱器的臺數;對于串聯設備的換熱器,應做到先開外排后開里排,先停里排后停外排。
操作板式熱交換器的相關人員要做好來回的巡查,一旦出現凍損,要及時的采取相應措施處理。防止再次發生。